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公募:抛弃散户风格 完善考核模式
 

  从公募基金规模来看,受到极端行情的影响,截至2015年7月,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都遭遇了较大规模赎回,减少的总规模达10554.77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的总资产减少了4764.09亿元,降幅达26.9%;混合型基金的总资产减少了5790.68亿元,降幅达25.1%。

  接受采访的公募人士指出,去年市场动荡使得公司时刻监测每个组合的流动性,基金投资者的踩踏赎回导致流动性枯竭。这背后的原因有涨跌停板制度的影响,对个别公司而言,在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申请停牌是理性的,有利于公司股票的稳定,但当整个市场一大批公司都处于停牌状态,则加剧了市场的波动使更多资金恐慌逃离市场,造成流动性枯竭。

  同时,A股市场缺乏长线资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向散户化靠拢,基本上是在追涨杀跌。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基本上是顺周期或顺趋势操作,越跌越赎回,越涨越申购。公募追涨杀跌的散户风格使其在指数见顶前市场已经处于风险高位,而公募没有意识到风险还在加量发行产品,高位加仓近乎满仓运行。在市场风格发生转变之时,只能承受市场下跌之痛,不能像私募一样轻仓运行。

  “公募基金的指数与商品指数基金完全是相反的。以原油指数基金为例,可以看到原油的投资者一般都是越跌越买,在上涨过程中注意风险积累,份额逐步减少。”深圳一家资深公募人士表示。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理应在市场上涨时关注风险,而在去年起伏动荡的行情中,国内公募的判断基本缺位。“历经2007年和去年6月市场剧烈调整的教训后,公募基金会有一批投资者能够树立并实现"越跌越买"的投资逻辑,但现在看基金发行情况,合理的投资逻辑并未建立起来。”前述从业人员表示,无论基金经理个人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应该着眼于长远价值,不应过度追求短期的规模。这就需要改变相关的考核模式。

  为追求规模而发行大量久期短的产品,基金经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固定收益曲线,这时他会采用加杠杆做投资组合,博取短期收益。这类资金对市场起到了助涨助跌的作用,也造成公募投资呈散户化特征的原因之一。“一年期考核其实不合理,基金公司应该引入长期排名,起点至少应该有三年。为什么社保基金是赚钱的,因为相比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资的形式是长期的,他们采用了美国共同基金的模式,很少一年一盘。如果一年表现不好,虽然会评一下,但不会把资金抽回来,而表现好可能会加大资金规模。”该资深人士表示,现在基金经理都愿意去做这类投资久期及考核期长的社保基金。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