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士介绍,商品与股市往往存在联动关系,在前三轮商品牛市中,股市也随商品牛市不断创出新高。但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回落,驱动因素衰竭,导致大宗商品自2011年以来走出了5年熊市,而美国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转型使中美两国股市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行情,国内股市2015年上半年也主要是资金推动所致。
高上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企稳、美元强势回落,大宗商品涨势有望再度启动。从国内情况看,与股市相比,每一轮联动行情中,商品行情启动在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回落时,也往往滞后股市的回落。他认为,下一轮大宗商品行情率先于股市走牛也不会例外。
“经济的复苏是缓慢和脆弱的,本轮商品的上涨主要是供给减少所导致,而不主要是需求拉动带来的。这就是这轮商品牛的特征。”吴守祥说,既然商品牛的特征主要是结构性的,那么带来的股市行情可能也是结构性的。
市场投资机会在哪里?他认为,首先可能是那些代表创新发展方向的行业板块;其次,商品中密切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像双焦、螺纹钢、天然胶等商品可能会出现一些逢低做多机会;再次,过去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像能源、钢铁、煤炭、电解铝等由于去产能带来价格上涨,可能带来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变(如螺纹钢生产开始盈利),扭亏为盈迟早会反映在股价上;最后,一些直接挂钩商品期货价格的商品ETF会受到热捧。
“大势内看供给侧改革,外看美元指数,长线看金属,短线看黑色,弱势看农产品。”高上介绍,有色方面,以铜为例,近期供需同时回落,产能利用率处在历史高位,社会库存与交易所库存同时回落,净持仓企稳回落,投资机遇逐渐显现。当然,由于沪铜与伦铜存在较强的比价效应,使得沪铜的弹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黑色系方面,他说,从供需来看,4月份粗钢日均产量创历史新高,钢厂开工率仍在继续提升,后期市场供应压力加大。而市场消费将逐步由旺季转入需求淡季,供需矛盾依然较大。市场弱势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预计从目前到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难涨易跌,铁矿石价格总体波动区间在40-50美元/吨,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将继续受到挤压,7月以后有望迎来一波弱反弹,下半年整体低位运行 。
农产品方面一直存在机会,尤其是商品调整时,与黑色系往往形成跷跷板效应。一是劳动力成本、种子、化肥、农药成本上升以及土地资源成本上升。二是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极端气候对农产品的影响,三是通胀抬头,猪周期上升,四是相比黑色系商品,农产品短线的涨幅不是很大。
市场最为关注的股市方面,高上则认为,当前存量博弈下的多空平衡难以打破,由于2016年市场发展重点放在监管方面,存量博弈特征明显,人气聚焦尚待时日,市场需要休养生息。他表示,3000点与4000点大关形成强阻力位,时间换空间,如没有强大外力与政策作用,多空平衡难以打破 。
王骏表示,2016年以来资本市场呈现商品牛股市熊的特征,主要原因就是受商品市场基本面短期改善、钢铁建材及化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大幅削减等;而另一方面,股市受上市公司持续亏损、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支柱性产业转型或结构性大调整等影响延续熊市。
他认为,2016年下半年,商品市场的“小牛犊”格局不变,商品板块的轮动将保持商品牛的持续存在,贵金属、农产品是下半年商品牛的主要关注板块;同时股市在“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并重政策的推动下,将逐步见底反弹并向牛市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