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长线仍将回归政策面和基本面
今年以来,监管层不断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和规范市场竞争。近期,一场由国务院决策部署、十余个部委共同行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大幕。在总计七个分项整治子方案中,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网络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互联网保险等领域,开启专项整治计划。与此同时,国务院批复了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要求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一行三会”的联合出手预示着当前的金融业监管力度正在持续升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近期资本市场投机与炒作的势头又有所升温,股市在强化监管的背景下反而节节攀升。那么,对于当前A股市场而言,目前股市回暖究竟是对市场环境的真实反映呢,还是仅仅只是一次短期反弹?
金融监管力度持续升级
“今年在产品端的创新比较少见,去年股灾以来收紧的一些新产品的申请至今没有下文,比如券商HOMES接口没有再对外开放,股指期货的限制仍未放开。关于机构业务方面的政策环境仍在收紧。”华夏基金的一位内部人士说。
随着5月9日“权威人士”第三度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并进一步明确“高杠杆带来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在内“一行三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各自领域的监管力度。
事实上,监管从严体现在整个大金融板块,证券公司只是一个缩影。
杭州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说,“最近公司强调最多就是‘合规’,去年或者前年同期,行业内听到更多是‘创新’、‘拓展’。一个明显变化是公司原先许多要求的创新业务已经不再做考核,或者新业务推进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对于目前在做的一些传统业务,合规岗要反复报备、确认。”
从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任起,包括严查内幕交易、保护投资者权益、加强IPO企业审核力度、规范行业并购重组等等一系列措施都表明了这一届监管层的思路是从严。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各部门近期推出的多项举措,大背景是一样的,都是发现股市、汇市、楼市等蕴藏较大的风险,经济杠杆水平依然很高,需要出手去治理,同时又要保证不能因为治理而带来更大的动荡。就资本市场而言,可以看出监管层希望对过去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动荡做一些反思,对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遏制和规范。
近期股市走势强于预期
从历史行情来看,在监管从严的政策背景下,资本市场的短期走势通常会是中性偏弱。但最近的行情却是,从5月31日(本周二)开始,沪指出现强势反弹,5月31日当天大涨3.34%。创业板指本周更是大涨6.53%,题材股炒作大幅回温。
海通证券荀玉根研究团队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有53%的投资者认为当前A股的反弹走势能够持续,仅有29%的投资者认为股市将重归下跌。另外有48%的投资者认为未来3个月上证综指将至少反弹至3100点左右,而看好A股站上3300点和3600点的投资者占比分别达到26%和11%;显示当前投资者情绪整体比较乐观。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也表现在了近期的融资融券数据上。随着行情打破前期低位缩量震荡格局,融资客的布局积极性显著提升。数据显示,6月1日沪深两融余额为8321.39亿元,环比提升近29亿元,连续两日环比提升。其中,有29个融资标的股的融资余额三日增长10%以上。
在大多数股民看来,题材股的复苏对于A股筑底企稳是十分关键的,一些主力资金回流A股市场,成交量也明显放大。相比之下,监管层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的一些对于大盘短期走势的影响并没有预期那么大。
断言趋势扭转为时稍早
在题材股的积极助推下,本周沪指大涨逾4%,创业板指更是惊现久违的5连阳,大涨6.53%。浓厚的做多氛围使许多投资者对于未来的A股行情变得乐观,更有甚者认为趋势性上涨行情随之启动。
不过在一些机构投资者看来,A股脱离政策面和经济基本面走出反转行情的概率并不大。当前的题材股上涨行情更多可能是股市在长期下跌过程中的一次反弹,中长期趋势并未改变。因此,即便近期题材股炒作出现回温,市场人气有所修复,但股市真正筑底回升仍需进一步检验。
对于后市走向,知名私募大佬、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微博发文表示,“真正的大熊市,像1993—1995年,2001—2005年,2007—2013年都是时间非常长,幅度非常深的。而这次去年到现在已经快整整一年了,我个人的判断,未来下一波比较大的机会估计会在2018年,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转折。”
银帆投资总经理李志新同样认为,A股市场这段时间市场的成交量逐步下移,市场的短期底部可能临近,这波行情可以参与,但只是一个反弹。值得一提的是,大盘这一波反弹比今年三月份的安全边际要高一些。整体上,仍坚定看淡今年A股市场,以休养生息为主;趋势性机会概率不大。
|